年秋末,一位崭露头角的中西部商人从美国政府日益扩大的影响力中得到了深刻的教训。八年来,这位前火车站经理先后在芝加哥和明尼阿波利斯开发了一系列邮购业务。通过对平面广告和批发目录发行进行试验,他发现了邮购营销的诀窍。他营造出一种平易近人的风格,将诱人的商品描述、积极的扩张、大幅折扣和各种促销结合在一起。几年之内,他获得了中西部主要银行和公职人员的支持。农场家庭对其引人入胜的销售宣传(如每日邮购手册)做出了如此积极的反应,以至于其公司每天忙于完成客户的订单。到了年12月,雄心勃勃且年仅31岁的他雇用了多人,并将其主要业务搬回了芝加哥,以便更靠近那些制造商需,由于芝加哥是铁路运输中枢,这样可以更快地把商品寄送给全国的客户。然后,就在圣诞节前两周,美国邮政局对这个商人发出了相当于商业死刑的威胁。12月11日,邮政局长发布了针对其公司的欺诈令。这个行政通知的收件人是理查德·W.西尔斯(RichardW.Sears),他是摆在美国乡村地区成千上万个家庭餐桌上的“梦想书籍”的创造者,以及西尔斯-罗巴克公司的早期推动者。这个欺诈令发出之后,任何寄给这家公司的信件都会被退回,并且信件上将盖上一个如图1.1中所示的公耻标志。任何收到欺诈令的个人或公司所发出的邮件都会遭遇同样的命运。这种行政处罚比涉嫌欺诈性商业行为的民事诉讼,甚至是刑事欺诈诉讼,更具商业风险,因为它可能会破坏消费者的信心。欺诈令意味着美国政府已经判定公司的商业行为是非法的。对于大多数邮购公司而言,即使欺诈令惩戒没有完全粉碎客户的信任,这样的声明也预示着严重的损失,因为其商业通信业务遭到了停止。正如我们将要看到的那样(和西尔斯一样,罗巴克在年12月之后几十年中的非凡增长也表明),理查德·西尔斯找到了一种方法来避开欺诈令。但他与邮政监管机构的交锋反映了自现代资本主义问世以来,美国企业、政策制定者和公民共同面临的问题:美国人应如何界定欺诈行为,他们应该对此有多担忧,以及如何对此做出制度性反应?本书回顾了在理查德·西尔斯与邮局的对抗的前后年中,美国人是如何与这些问题进行斗争的。在这两个世纪中,所有社会经济组织中的美国人都必须应对说谎的推销者和骗人的零售商所带来的挑战。一代又一代,现代商业周期的向上波动鼓励新的投资诈骗和公司做假账的手段,使得法律和道德的边界不断承受着被打破的压力。在经济泡沫破灭之后,记者、学者和政府官员分析了国家商业和金融公司中普遍存在的渎职行为的先决条件。不论在繁荣期间和萧条期间,一些企业试图通过误导或虚假声明来招招徕生意。图1.1:年因邮政欺诈令而退回给寄件人的信件上的“欺诈”标记。经华盛顿特区史密森尼国家邮政博物馆(SmithsonianNationalPostalMuseum,)许可转载。我们这一代人经历过几起严重的商业欺骗。数百万人经历过身份信息被盗窃。互联网的发展促成了成千上万的营销骗局。在一系列大公司(例如安然公司和世通公司)财务造假而导致破产的事件中,很少有投资者能够幸免。在-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和之后,商业文件中记录了发生在美国金融体系核心的推诿和腐败故事。欺骗在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融资链中盛行。从基准利率和货币汇率设定到商品交易,再到高频股票交易技术,操纵成为上述几个市场的标准操作程序。当然,经济欺诈是所有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有现象。在世界范围内,商业交易依赖于对更远距离、更广泛合作伙伴的信任,超越了家庭、邻里和宗教社区的社会约束。经济关系的复杂性为一些公司创造了机会,那些公司希望利用大多数投资者和消费者普遍存在的持久的心理脆弱性,这一心理脆弱性已得到行为经济学家的证明。(本书第2章将经济欺骗的一致心理结构与这些认知和情感的敏感性联系起来。)因此,世界各地的工业化和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都面临着如何处理金融和商业虚假陈述的问题。商业欺诈在美国发生得最多。许多世界上最野心勃勃、代价最昂贵的欺诈事件都发生在美国;对金融和商业欺骗也有一些最具深远意义和创新性的回应。从美国独立战争开始,这个国家对企业家自由的崇拜为那些实施商业骗局的人提供了帮助和鼓励。即使热情鼓动了掩盖真相或钻法律空子的行为,有进取心的冒险者从社会规范的仲裁者、社会经济政策的制定者和法律的实际操作中得到了回旋余地。无论是基于技术发明、新的组织形式,还是对可供出售的商品和服务种类的重新构思,美国经济创新过程追求的都是结果。但是对创新的开放总是意味着对创造性欺诈的开放。伴随着每一个技术奇迹,每一个新奇的金融工具或组织商业风险投资的模式,每一个吸引人的新市场,都会为伪君子、行家和彻头彻尾的骗子带来无限的前景。此外,美国流行文化对魅力十足的贪污者和油嘴滑舌的推销员保持着一种情有独钟的态度,对他们的胆识、独创性和化险为夷的能力表示钦佩。社会评论员经常在表达这种欣赏的同时,嘲讽那些被证实无法抵挡“好得不像话”的诱惑的傻瓜。然而,经济欺骗的盛行也总是令人们担忧,其可能给美国健康的市场所带来的危险,以及不受约束的欺诈,可能会释放经济生活中的“自我毁灭倾向”。这些担忧使得美国商业界、政府以及两者之间的准公共领域一次又一次地掀起了反欺诈运动。事实证明,美国精英们憎恶商业欺诈的监管真空,尤其在其造成的社会和经济成本引起公众对资本主义制度合法性的更广泛忧虑之时。自20世纪初以来,这反欺诈的民意更甚,这使(反欺诈的)努力(或行动)越来越多,当然其间也少不了挑战。本文经出版社授权摘自《骗局:美国商业欺诈简史》。《骗局:美国商业欺诈简史》[美]爱德华·J.巴莱森(EdwardJ.Balleisen)著陈代云译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ISBN:-7---2页数:出版日期:年7月定价:98.00元编辑推荐“腐败、贪污、欺诈,遍地都是,无论我们喜欢与否,人性如此。成功的国家所做的是将其保持在最低限度。没有人曾经消灭过它们。”“文明的每一次发展,每一次社会变革,每一项引人注目的发明,都带来了一种把钱从傻瓜口袋里掏出来的新方式。它可能是,并且通常只是旧骗局演变后的伪装,但它对于受害者而言,确实是新的,因此是有效的。”从大名鼎鼎、饱受争议的“马戏之王”P.T.巴纳姆,到21世纪初美国史上最大诈骗案的制造者伯纳德·麦道夫,从19世纪声名狼藉的避雷针销售策略,到本世纪盛行的低价宣传策略,甚至一再发生的庞氏骗局,两百年来,我们是否依然跳入同样的骗局?商业创新带来的,究竟是商业发展的天使,还是欺诈的魔鬼?这是一部从未停止与骗子角力的美国商业史,也是我们所有人与骗局的斗争故事。——————————————荣获年商业史论坛拉尔夫·戈莫里奖(ralphgomoryprizefromthebusinesshistoryconference《怪诞行为学》作者丹·艾瑞里强烈推荐“《骗局》一书不仅审慎、深入地探讨了商业、市场和政策三者间的复杂关系,而且非常发人深省。阅读本书的过程是一段美妙的旅程。”——丹·艾瑞里,《怪诞行为学》作者“最后,资本主义往往是一场骗局,所以欺诈所带来的问题总是难以回避。但是,关于骗局的存在性、洞察以及针对它的监管构成了一段历史,巴莱森给出了有关它的最佳记述。本书做了详尽的调查,精雕细琢,追溯了几个世纪以来各种各样的欺骗问题。《骗局》给出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的一个全新视角。”——乔恩·利维,芝加哥大学“了不起!它将是未来几年里回顾美国欺诈史的一本权威著作。在爱德华·巴莱森的带领下,我们领略了一段迷人且有趣的旅途,一窥那些骗子是如何不断地让美国最引以为荣的创新蒙尘,他们有时甚至在独创性和影响上赢过了那些最初的创新。”——沃尔特·A.弗里德曼,哈佛商学院“这本书非常生动,而且总是引人深思,是一本由其领域内严谨且大胆的顶尖历史学家所带来的重要著作,让人印象深刻。当如此多关于监管的公开辩论变得吹毛求疵、哗众取宠,爱德华·巴莱森却通过撰写这样一本全面、深入、不偏不倚的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动人地回顾了美国欺诈史,以及从19世纪早期至今针对欺诈的监管。”——丹尼尔·R.恩斯特,乔治敦大学法律中心作者简介爱德华·J.巴莱森(EdwardJ.Balleisen)杜克大学历史和公共政策系副教授、跨学科研究(InterdisciplinaryStudies)副教务长。《航行失败:内战前美国的破产和商业社会》(NavigatingFailure:BankruptcyandCommercialSocietyinAntebellumAmerica)作者。内容简介美国的商业发展就是一段从未停止与骗子角力的故事。美国对于很多热情的支持者、精明的商人和彻头彻尾的骗子来说常常很具吸引力。对商业自由的崇拜使得区分激进的推销术和不可接受的欺骗变得更加复杂,尤其是在创新前沿时。与此同时,竞争压力往往迫使一些受人尊敬的公司也开始采用欺骗手段。最终,欺诈成了美国商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本书中,爱德华·巴莱森追溯了美国的商业欺诈史——以及从未停止的与欺诈的斗争——从P.T.巴纳姆时代到查尔斯·庞兹和伯纳德·麦道夫的时代。从19世纪早期美国法律界支持的“购者自慎”出发,这本史无前例的著作描绘了从镀金时代到新政时期,再到“伟大社会”时代,现代监管机构如何缓慢又零碎地发展,以保护消费者和投资者。它最终到达最近的放松监管时代,放松监管带来了一连串代价高昂的欺诈问题,包括储贷危机、公司会计丑闻和最近的按揭市场的溃败。通过追溯美国如何与欺诈斗争,以使经济生机勃勃,而不被欺诈所侵蚀,本书提醒读者,美国的资本主义建立在社会信任这个不稳定的基础之上。本书特点:本书荣获年商业史论坛拉尔夫·戈莫里奖。诸多名人推荐,其中包括《怪诞行为学》作者丹·艾瑞里。本书以时间为脉络,盘点了美国年来商业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骗局,提供了了解美国商业发展史的一个有趣视角——欺骗的视角!通过梳理这些骗局,我们会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就是那些发生在遥远的18世纪或19世纪的骗局,仍然出现在年后的今天,不仅在美国,在全球各地,甚至我们身边,都能发现这些骗局的身影。它们换了一个名称,但却仍然是最初的样子。而我们普通大众,仍然义无反顾地落入这些骗局。反思商业创新与商业欺诈的关系,我们往往很难区分热情的推销和夸大的虚假宣传,这在商业创新的前沿领域非常常见。不仅是过去的一些大公司,还有现在那些大名鼎鼎的、受人尊敬的公司也依然选择在虚假宣传和热情推销之间的模糊地带打擦边球。本书不仅涉及普通的商业骗局,还囊括了引人注目的金融骗局,视角多样,资料丰富,且与普通读者的生活非常贴近。同时,也能很好地启发读者,让读者不由自主地代入近期的一些骗局,比如瑞幸财务造假、美国的坏血的故事,让我们得以重新审视那些陷入争议旋涡的大公司,如华大基因等。图片精美,本书囊括了20多幅与欺诈和反欺诈相关的史料图片,包括漫画、海报、新闻图片等,生动形象。目录致谢第一部分欺诈与美国资本主义的演变第1章反欺诈规制的持久困境第2章形形色色,欺诈永不眠欺骗的持久性现代市场中的新人问题欺骗性实践与经济决策心理学第二部分19世纪“购者自慎”的世界(19世纪10年代至80年代)第3章千疮百孔的法律成文法律法律在行动——民事与刑事法庭法律在行动——行政法规第4章曝光的渠道为欺诈情报创造市场看门人的悖论欺诈的哨兵和“购者自慎”第三部分专业化、道德主义和精英对欺骗的攻击(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第5章现代行政国家的开端扩大检查和许可制度的领域加强企业会计核算发明反邮件欺诈法律第6章创新、道德经济和邮政局长的和平西尔斯-罗巴克与邮政当局创新、吹牛和道德模糊邮件诈骗的不确定性第7章商人们为终结所有欺诈行为而战一群专业的反欺诈斗士有组织的警戒的必要性资本家集体主义的范围第8章程序正义的困惑反康斯托克派商业“线索派系”联邦贸易委员会早期的反欺诈斗争第四部分保护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呼吁(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第9章向“卖者自负”迈进制度设计和知识基础执行上的挑战构筑反欺诈州的堡垒第10章消费主义与反欺诈政策的重新定位扩大反欺诈联盟一波监管行动追溯教育和执法的路径第11章反欺诈州的承诺和限制揭露民权时代的欺诈行为切断商业和金融的联系集体诉讼的范围重新启用市场的监管过滤器商业改进局和自我监管的磨损第五部分市场的反击(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10年代)第12章新自由主义与商业欺诈的重新发现放松监管的多面性格林斯潘时代美国的企业创新和商业欺诈监管行动的范围监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幽灵注释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aozhiduna.com/qzdjr/5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