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日增4.65万例,单日新增死亡近百例,日增确诊高居世界第一;自解封以来,英镑已经连续三日下跌;鲍里斯又一爆炸性言论被前心腹卡明斯曝光。——英国小队长

经历了两日新增感染小幅下降后,英国疫情又开始“反弹”了。

截至当地时间7月20日16:00,英国新增感染46,例,新增死亡近百例,达96例。

目前,英国已有88%的成年人接种了首剂新冠疫苗,68.8%的成年人接种了两剂疫苗。

英国单日新增感染世界第一

最新数据显示,最近几天英国单日新增确诊高居世界第一。

图源yahoonews

据worldmeters发布的疫情统计数据显示,7月20日英国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排名世界第一。

图源worldmeters

7月19日的情况也是如此,比第二名的印度尼西亚整整高出近例。

图源worldmeters

除了新增确诊居高不下,英国每日新增死亡也在昨日(7月20日)几乎破百,高达96例。

这是自3月底以来的最高纪录,上一次死亡人数如此之高还是在3月24日,当时单日新增死亡高达98例。

英镑连续三日下跌

从解封第一天(7月19日)开始,英镑已经连续三天一路下跌;截至目前,英镑对人民币汇率为8.80。

图源新浪财经

而英镑兑美元汇率已跌至近五个月最低水平,英镑兑欧元汇率跌至近五周最低点。

图源Reuters

路透社认为,英镑大跌的背后是因为全球感染率上升引发投资者担忧,纷纷开始竞购债券和美元。

而英国在感染率极高的情况下解除封锁,确诊病例居高不下,也是驱动英镑表现落后的主要原因。

1/3年轻人未接种第一剂疫苗

7月20日(周二),英国首相鲍里斯在新闻发布会上宣称:近三分之一的年轻人尚未接种第一剂新冠疫苗。

图源EveningStandard

自6月17日以来,英格兰向所有成年人提供疫苗接种,比预计还要提前三周半的时间,但疫苗接种率却不尽人意。

根据NHS数据统计,英格兰18-35岁的人群中,截至目前仍有35%(约万人)没有接种第一剂疫苗。

同时鲍里斯还透露,英政府计划9月底实施“疫苗护照”,人们需要出示全面接种疫苗的证明才能进入夜总会和其他人群聚集场所。

不过据BBC报道称,如果到10月份18-30岁年轻人的疫苗接种率有所提高,那么“疫苗护照”可能不会被推出。

图源twitter

鲍里斯也在讲话中呼吁道:“尽管我们可以看到数百万年轻人对接种的热情,但我们仍需更多的年轻人来获得能为家人朋友及自己带来巨大保护的疫苗。”

伦敦即将进行万次疫苗接种

据英媒报道,伦敦将要开始进行万次疫苗接种。

伦敦市长萨迪克·汗表示,疫苗的推出意味着伦敦病例的急剧增加并没有导致住院和死亡人数的同比增长。

图源EveningStandard

NHS官方数据显示,伦敦是整个英格兰疫苗接种率最低的地方。

超过三分之一的伦敦人尚未接种第一剂疫苗,55%的伦敦人尚未接种第二剂疫苗。

图源BBC

目前伦敦各地都设有临时疫苗接种中心,包括泰特现代美术馆和体育场,有超过个地方可以接种疫苗。

图源BBC

鲍里斯又一爆炸性言论曝光

7月20日,多家英媒曝出英首相鲍里斯的又一爆炸性言论:“感染新冠活得更久。”

这样说是因为鲍里斯曾调侃过,英国新冠死者的平均年龄要超过预期寿命,所以感染后反而活得更久。

图源Telegraph

与此同时,鲍里斯去年秋天拒绝封锁的原因也被一同曝光,因为他认为“只有80岁以上的人才会死于新冠感染”。

图源BBC

曝光这些言论的不是别人,正是曾多次抖出鲍里斯黑料的前首相顾问多米尼克·卡明斯。

卡明斯表示,这些言论都来自于去年秋天英国感染人数激增,英政府被要求再次实施封锁的时候。

图源BBC

但鲍里斯在当时发给卡明斯的短信中写道:“我必须说,一些关于新冠死亡的数据让我有点震惊。”

“男性平均死亡年龄是81-82岁,女性为85岁。这都超过了预期寿命,所以感染新冠活得更久。”

鲍里斯还写道:“几乎没有60岁以下的人住院(4%),而那些住院的基本都活下来了。我不再相信那些NHS不堪重负的言论了。”

在另一条短信中,鲍里斯又写道:“伙计们,我认为我们需要重新调整防疫政策。英国80岁以上的老人最多有万,这表明我们不会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封锁。”

卡明斯认为比起让新冠摧毁经济,鲍里斯更愿让疫情席卷全国。

英国被美国“拉黑”

由于英国新冠确诊病例激增,美国公民被警告不要前往英国。

图源CNBC

7月19日,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和国务院都发布了针对赴英旅行的最高级别警告。

自5月以来,英国一直处于美国的3级警告列表中,美政府建议公民赴英旅行前应接种两剂疫苗。

图源CNBC

但随着英国新冠病例不断上升,美国疾控中心将英国归类为最高的4级警告,意味着即使完全接种疫苗的旅行者也可能处于危险之中。

记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aozhiduna.com/qzdjr/10127.html